我们依据建筑产业链行业节点数字化记录存证管理系统的可信数据,研究编制了一份《数字化家装设计选材评价标准》的框架性文件。本文旨在为设计师、装修公司、材料商及终端消费者提供一个科学、系统、可量化的选材依据,重点关注材料的安全性、健康性、功能性、经济性及叠加污染效应。
本标准文件首次将叠加污染的预测提升到核心评价维度,并强制要求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量化模拟,改变了以往仅凭单一材料检测报告就判断环保性的传统做法,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了从“经验选材”到“数据选材”的跨越,最终目标是打造“可知、可感、可控”的健康家居环境。
作者:刘思敏:国家建材大数据研究中心
谭志斌·:广东童安阁空间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毛 文:深圳康晟易设计有限公司
甄进平:北京康居云建科网络有限公司
沈 劼:北京康居云建科网络有限公司
《数字化家装设计选材评价标准》的探索
1. 总则
1.1 目的与意义 为规范家装设计过程中的材料选择行为,推动家居环境向更安全、健康、舒适、经济及环保的方向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强调利用数字化工具,对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量化评估与可视化呈现,实现科学选材、智慧决策,从源头上预防室内环境污染,保障人居健康。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家庭住宅室内装修设计中所有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评价与决策过程。可供室内设计师、装修公司、材料制造商、第三方评估机构及消费者参考使用。
1.3 核心原则 选材应遵循以下五大核心原则:
· 安全性原则 (Safety): 材料应具备可靠的物理安全性能和环保安全性能。
· 健康性原则 (Health): 材料应最大程度降低对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 功能性原则 (Functionality): 材料应满足其应用部位的具体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要求。
· 经济性原则 (Economy): 选材应综合考虑初始成本、维护成本、使用寿命等全周期成本。
· 预防叠加污染原则 (Pollution Superposition Prevention): 评估单一材料环保性的基础上,必须预测多种材料在同一空间内共同使用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叠加效应。
2. 术语与定义
· 数字化选材 (Digital Material Selection): 利用数据库、BIM软件、VR/AR、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材料的属性、性能、成本及环保数据进行集成、分析与模拟的选材过程。
· 材料健康声明 (Material Health Declaration): 由材料供应商提供的,关于产品成分及化学物质排放信息的透明化报告(如EPD、HPD、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等)。
· 叠加污染 (Pollution Superposition): 多种室内装饰材料释放的污染物(如甲醛、TVOC)在有限空间内累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超过限值的现象。
· 全生命周期成本 (Life-Cycle Cost, LCC): 包括材料采购成本、运输成本、施工成本、维护成本、更换成本及报废处理成本在内的总成本。
3. 评价指标体系
本标准建立以下五大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每个维度下设具体评分项,建议采用5分制(1-5分)进行量化评分。
评价指标体系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内容与评分标准
|
A. 安全性 (30%) |
A1. 防火等级 |
符合国家A级(不燃)、B1级(难燃)标准。A级为5分,B1级为4分,以此类推。 |
|
A2. 防滑性能 (地材) |
根据摩擦系数测试结果评级,Dry+R值≥0.6为佳(5分)。 |
|
A3. 结构安全与荷载 |
|
|
必须符合国家3C认证及安全标准,有一票否决权。
|
|
B. 健康性 (30%) |
B1. 甲醛释放量 |
对标国标E1级(≤0.124mg/m³)、ENF级(≤0.025mg/m³)或更严苛标准(如美国NAF级)。ENF/NAF为5分。 |
|
B2. TVOC释放量 |
评估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率及种类,越低越好。 |
|
B3. 重金属与有害物质 |
涂料、木质材料中的铅、汞、铬、镉等含量是否符合限值。
|
|
B4. 放射性 |
(石材/瓷砖) 符合国家A类标准(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
|
B5. 抗菌防霉性能 |
对厨卫等空间材料,具备长效抗菌防霉功能为加分项。 |
C. 功能性 (20%) |
C1. 耐久性与耐磨性 |
根据使用场景评估抗划伤、抗磨损、抗褪色能力。 |
|
C2. 易清洁维护 |
表面不易附着污渍,或易于清理。 |
|
C3. 舒适性 |
触感(如地板温润)、吸音降噪、调湿等功能。
|
|
C4. 美学效果 |
颜色、纹理、质感与设计方案的匹配度(可结合数字化渲染预览)。
|
D. 经济性 (10%) |
D1. 单位采购成本 |
每平方米或每延米的单价。 |
|
D2. 安装与施工成本 |
安装复杂度对人工费的影响。
|
|
D3. 维护与更换成本 |
日常保养频率、费用及预计使用寿命。
|
|
D4. 全生命周期成本(LCC) |
综合D1-D3,计算年均成本,作为最终经济性评分依据。 |
E. 叠加污染评估 (10%) |
E1. 材料低排放兼容性 |
本材料与其他低排放材料组合使用时,是否能维持低污染水平。
|
|
E2. 数字化污染模拟 |
利用BIM或专业软件,输入本空间所有材料的环保数据,模拟预测装修后室内空气质量(甲醛/TVOC浓度),并根据模拟结果评分。此为核心评价项。
|
4. 数字化评价方法与流程
4.1 建立数字化材料库
· 构建包含本标准所有评价指标参数的数字化材料数据库。每个材料都应有对应的“数字身份证”(Digital Twin),包含品牌、型号、技术参数、环保认证、检测报告、成本、施工指南、360°影像等信息。
4.2 选材与模拟流程
1. 需求输入: 设计师在数字化设计平台(如BIM软件)中完成空间设计。
2. 初选: 根据设计效果和功能需求,从材料库中初步筛选候选材料。
3. 性能过滤: 设置安全性、健康性的最低阈值(如一票否决项),自动过滤不达标产品。
4. 叠加污染模拟: 将候选材料赋值到数字空间中,启动室内空气质量模拟插件,计算所有材料叠加后的污染物浓度峰值和稳定浓度。
5. 综合评分: 系统根据第3章的指标体系,自动计算每个候选材料的综合得分,并生成评估报告。
6. 决策与优化: 设计师与业主根据综合评分、模拟结果和预算,进行最终决策。若模拟超标,可即时更换材料直至模拟结果达标。
4.3 可视化呈现
· 利用VR/AR/MR技术,让业主沉浸式体验不同材料的应用效果。
· 将环保模拟结果以色彩云图(如红色代表污染浓度超标区,绿色代表安全区)的形式直观展示在户型图上。
5. 责任与实施
· 设计师/装修公司: 有责任遵循本标准进行选材,并向业主透明化呈现评价报告与模拟结果。
· 材料供应商: 应积极提供真实、完整、经第三方认证的材料数据,以接入数字化材料库。
· 消费者: 鼓励在装修前要求设计方提供基于本标准的选材评价报告和污染模拟预测。
6. 附录
· Appendix A: 各类材料关键环保标准限值对照表(国标、美标、欧标)
· Appendix B: 室内空气质量模拟软件推荐与数据输入格式标准
· Appendix C: 选材评价报告模板(含综合评分表与叠加污染模拟结果图)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