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房地产类专项债发行规模超过50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0%。从结构性投向变化来看,2025年重启的土地储备类专项债是增长的最大动因,前7月已经发行了2639亿的相关专项债。另一方面,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债发行也在进一步提速,2025年以来,城中村改造类专项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487%,保障性住房同比增长93%,拉动保障性安居大类专项债整体同比增长33%。

据研究中心梳理数据,2025年前7月旧改、棚改类融资同比基本持平:旧改类专项债,共融资379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同;棚改类专项债同比微降1%,前7月分别融资1274亿元;城中村改造、保障房专项债融资大幅增长:城中村改造融资573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475亿元,同比增长487%;保障房融资253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52亿元,同比增长151%。
进一步对城中村改造类专项债进行细分,2025年一线城市增长最为显著,前7月累计发行规模达到329亿元,同比增长了43.4倍,和2024全年相比,也增长了接近1.5倍。三线城市增速其次,同比增长198%,较2024年全年增长61%。二线城市较2024年全年增长20%,增速稍慢于一线和三四线城市。
结合统计数据来看,在2025年专项债资金支持的项目中,保障房投资占比1.2%,占比是2024年全年的2倍,城中村改造占比达到2.8%,占比更是达到了2024年的2.8倍,此二者与2025年回归的土地储备专项债,共同成为了房地产类专项债增长的主要支柱。按2025年专项债限额4.4万亿估算,土地储备、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获得的专项债融资将较2024年增加6800亿元,预计将带来8000亿以上的房产销售和土地出让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