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应将治理“内卷化”竞争作为政策重点
当前宏观经济的首要关切点是持续低迷的价格水平。导致价格水平低迷并偏离趋势值的原因除需求侧的结构性问题(如房地产投资下滑)外,供给侧的冲击扮演了更为关键且复杂的角色。一方面,中国正经历一场由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驱动的“美好”供给冲击。过去十余年间,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了近90%,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成本大幅下降,蕴含着新生产模式。但另一方面,许多行业在技术升级的同时,财务指标却在恶化,企业利润率甚至降至历史低点,这些应归结为内卷性定价模式导致的恶性竞争。要破解低价与“内卷”现象,必须全面启动微观治理。政策思路应从过去主要依靠行业自律的模式,转变为“政府主导、行业协同、企业落实”的新模式,将竞争政策提升到舞台中央。